在数控车床上特别是在加工中心加工零部件,工序十分复杂,许多零部件只需在一次上卡中就能完成全部工序。但是零部件的粗加工,尤其是煅造毛坯零部件的基准面、定位面等部件的加工,应在普通机床上加工完成后,在上卡到数控车床上进行加工。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数控车床的特点,维持数控车床的精密度,增加数控车床的使用期限,减少数控车床的使用成本。经过粗加工或半精加工的零件装入数控车床后,数控车床按照规定的工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那么如何划分数控车床加工工序和加工路线?具体有哪些方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如何划分数控车床加工工序和加工路线
1、数控车床加工工件的选择
不同类型的零部件应在不同种类的数控车床上加工。数控车床适合与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轴类零件和复杂曲线回转形成的模具内形腔。数控立式镗铣床和能看波胆的比分网 适用于加工箱体、箱盖、平面凸轮、样板、复杂形状的平面或立体部件,以及模具的内外腔。数控卧式镗铣床和卧式加工中心用于加工各种复杂的曲线、曲面、叶轮、模具等。简而言之,不同类型的零件应选择不同的数控车床进行加工。
2、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的工序划分方法
①刀具集中分序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刀具划分工序,用同一把刀完成零件上所有可以完成的零件。再用第二把刀、第三把刀完成它们可以完成的部件。这样可以减少换刀次数,压缩空行程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定位误差。 ②粗、精加工分序法对单个零部件要先粗加工、半精加工,而后精加工。对于一批零件,先全部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然后进行精加工。粗、精加工之间,间隔一段时间,以使粗加工后零部件的变形得到充分的恢复,再进行精加工,以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③根据加工现场的顺序,一般先加工平面、定位面,再加工孔;先加工简单的几何形状,再加工复杂的几何形状;先加工精度低的零件,再加工精度高的零件。
总之,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加工工序的划分要依据零部件的详细情况详细分析。许多工序的安排是按上述分序法综合安排的。
3、数控车床工件的上卡方式
由于工艺集中,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往往是在一次上卡中完成的。因此,对零部件的定位、加紧方式要充分注意下面的问题:
①尽量采用组合夹具。当工件批量很大,工件精度要求较高时,可以设计专用夹具。
②零部件定位、加紧部件应考虑到不妨碍各部件的加工、更换刀具和重要部位的测量,特别注意刀具与工件、刀具与夹具的碰撞。
③夹紧力应力求通过(或靠近)主要支撑点或支撑点组成的三角形;应力求靠近切割部件,尽量不要在被加工孔径的上方,以减少零件变形。
④ 零件的装卡、定位要考虑到重复安装的一致性,以减少对刀时间,提高同一批零件加工的一致性。一般同一批零件采用同一定位基准,同一装卡方式。
4、数控车床加工路线的确定
加工路线是指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刀具运动的轨迹和方向。每道工序加工路线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加工路线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点:
① 尽量减少进、退刀时间和其它辅助时间。
② 在铣削加工零件轮廓时,要尽量采用顺铣加工方式,以减少机床的颤抖,提高零件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
③ 选择合理的进、退刀位置,尽量避免沿零件轮廓法向切入和进给中途停顿。进、退刀位置应选在不重要的位置。
④ 加工路线一般是先加工外轮廓,再加工内轮廓。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在我们做好设备的各种调试和功能划分后,生产效率就会变得更高,平常也不要忘了做好定期保养,这样设备运转寿命会延长很多。